网友曾戏谑“一把刷子能干这么多事”。事实上,并非酒店刷子不足,恰恰相反,说明快捷酒店在控制成本方面“有两把刷子”。
与以往不同,这个“五一”小长假,许多家庭出游的行囊中,多了毛巾和洗漱用品。
皆因快捷酒店连连曝出令人堪忧的卫生状况。先是杭州电视台记者暗访如家、布丁、7天等多家连锁酒店,结果发现客人的毛巾成了“百洁布”,擦完马桶擦地板;再是大连11家快捷酒店因卫生状况差被责令整改。
保洁员手中的同一把刷子怎么成“多功能”的了?
■清洁人员用浴巾擦瓷砖
■用浴巾擦地板
■用浴巾擦马桶
经济型酒店:莫在卫生方面“经济”
近年来,经济型的快捷酒店迅速占领市场,得益于其找准了黄金分割点。一方面,全民出游的时代虽已到来,但多数工薪家庭仍精打细算,旅行中花费几千上万元只为睡一觉,实属不值。
“低价”成为快捷酒店的第一大卖点。另一方面,传统“招待所式”的住宿难以满足需求。多数消费者并不需要皇家气派的皮沙发、吧台和各式威士忌,“舒适、清洁”才是刚需。许多快捷酒店成功找到了两者的平衡点:既给消费者一个清洁卫生的环境,也给消费者足够低廉的价格。因此,连锁快捷酒店大获成功。
也正是因为快捷酒店给消费者树立的印象,这一次多家酒店齐刷刷被曝光,让消费者很受伤:说好的“清洁卫生”和“价格低廉”一个都不少,私底下却悄悄偷梁换柱。获得了声誉、攒齐了人气,怎能“出尔反尔”?
事实上,这不是快捷酒店在卫生问题上第一次被曝光。2012年和2014年,多家快捷酒店接连在“清洁门”上摔倒。如家曾回应毛巾擦马桶是“个案”,但现在看来,消费者并非杞人忧天。
擦亮节操需有“两把刷子”
这一次“清洁门”,网友曾戏谑“一把刷子能干这么多事”。事实上,并非酒店“刷子不足”,恰恰相反,说明快捷酒店在控制成本方面“有两把刷子”。
近年来,许多市场中搏杀的企业在“拧干毛巾上最后一滴水”方面都有独到手段,但如果把核心竞争力给“拧”掉了,控制成本也就失去了意义。2010年,丰田“刹车门”事件被业界普遍认为是成本控制导致的副作用发作,这一点足以引起任何一家企业警醒。
当然,任何一家酒店的管理方都不可能规定:一条毛巾反复使用。酒店的工作人员缺乏职业操守是重要原因。但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类似问题,且在不同品牌的快捷酒店、在同一品牌酒店的多家门店中都有出现,至少说明管理的粗放、监督的失责、惩处的不力。
在经济型酒店跑马圈地的过程中,切忌萝卜快了不洗泥。一个品牌建立起来需要多年的努力,倒下有时只需要一两个反面事件。当前,连锁快捷酒店的发展,赶上了中国旅游业大发展的好时机,需要不断地在树立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上下功夫。
事已发生,不能改变。人们希望,被曝光的快捷酒店能够表现出态度、拿出水平,证明“经济型酒店不是在卫生方面经济”。人们也希望,酒店行业能以此为戒,用一丝不苟的管理让消费者感受到,自身在擦亮品牌方面,真的“有两把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