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想要重获喜达屋的“芳心”,不在提价上更为壕气显然没戏,因此,10亿美元也只能算个起步价。
“中国土豪”安邦对喜达屋132亿美元的报价并没有使“美国土豪”万豪退缩,3月21日,万豪国际集团(Marriott International, Inc.)宣布对喜达屋酒店集团(Starwood Hotels & Resorts Worldwide, Inc.)的收购报价提高至136亿美元,超过安邦财团4亿美元。此外,新方案加大了现金比重,使得喜达屋再次投向万豪的怀抱。此役一战,安邦暂时落后。
外界普遍认为安邦不会就此罢休。比如纽约知名律所Sullivan & Cromwell LLP 兼并收购业务的合伙人Frank Aquila就表示,他相信对于竞购喜达屋一事,至少还会有一轮竞价。他认为安邦在近期的许多竞购中都表现得非常激进,未来安邦提价反超万豪是完全有可能的。另外,Nomura Securities 国际部的分析师也在一份笔记中也写道:安邦财团将极有可能再次提价,因为他们更多的可能是想获取西方资产而非单纯的期待增加价值或收入。从安邦4天提价4亿美刀的举动来看,对于喜达屋,安邦确实表现得足够有诚意;而安邦财团的实力也摆在那里,仅一轮就“服输认怂”的可能性不大。
10亿美金,如果安邦不想就此缴械,这可能是安邦需要提价的“起步价”。即安邦至少要在原来132亿美元报价的基础上加至142亿美元。因为万豪的反击实在太有力了,不下点猛药简直没有可能。万豪目前主要的优势有以下几点:
1)万豪的最新报价大幅提高了现金比例,由原来“0.92股万豪股票+2美元现金的报价”变为“0.8股万豪股票 + 21美元现金”。这使得喜达屋股东们所面临的风险大幅降低,因而吸引力大增。尽管安邦的报价为100%现金,但现金所提供的保障仅在短期层面;长期来看,若“万豪+喜达屋”合并后整合得当,股价飙升,则“换股+现金”的方案完全有可能为喜达屋股东带来更多的利益。
2)增加分手费,新方案将喜达屋在更优报价出现并缔结交易后给付万豪的分手费从4亿美元提高到4.5亿美元,此外,喜达屋还将向万豪支付不超过1800万美元的融资费用。万豪想要以更高的违约成本来降低喜达屋违约的概率。
3)万豪和喜达屋的合并交易已经取得了美国、加拿大的反垄断审批,剩下其他一些国家的反垄断审批和股东大会批准之外,交易预计将在2016年中完成。而安邦在交易时间表方面还完全一片空白!
4)协同效应提升,经过几个月的整合准备工作,万豪宣布原来预计的每年2亿美元的成本协同效应将提升至2.5亿美元。这条明显是给双方股东看的,更高的协同效益意味着合并后的企业能在未来给双方股东带来更多的利益。
此外,正如《海外并购交易全程实务指南与案例评析》一书作者张伟华所言,“喜达屋的品牌+ 万豪的全球网点+两家的专业人才和服务+合并后的常旅客计划 = 世界最大的酒店集团 ”所带来的想要空间怎么看都比安邦买过去对消费者更有吸引力。而对于跨境并购交易来说,安邦在时间和交易确定性上的落后也是比较致命的问题。
那为什么说安邦至少要提价10亿美元呢?一方面,万豪当前136亿美元的报价已超安邦4亿美元;另一方面,待价而沽的喜达屋显然不会也没必要承担4.5亿美元的分手费与1800万美元的融资费用。这三个数字加载一起就近8.7亿美元了。这意味着,单纯从数字上来看,安邦出价140.7亿美元的效果也仅仅与当前万豪136亿美元的报价相当。考虑到安邦在时间和交易确定性上的落后以及“万豪+喜达屋”整合后的吸引力更大,安邦想要重获喜达屋的“芳心”,不在提价上更为壕气显然没戏!因此,10亿美元也只能算个起步价。
原本,喜达屋方面给万豪的最后回应时间为3月28日,但万豪的回应如此迅速,且壕气十足。考虑到万豪方面已经评估几个月,万豪此番反击也显示出其对喜达屋的出价是深思熟虑过的。不过,喜达屋之所以要出售,主要在于其近年来增长乏力,前任CEO就是基于这样的原因而离职的。那万豪凭什么如此看好对喜达屋的收购呢?
并购将创造全球规模第一的酒店集团。若万豪成并购喜达屋,将诞生酒店业第一个客房数量突破百万的巨无霸。包括:30个酒店品牌、5500家酒店、110万间客房、7500万忠实客户以及30万员工,市值则更是高达约310亿美元。将高出排名第二的希尔顿集团50%以上。
此外,并购还将拓展万豪的海外市场。与其竞争对手相比,长久以来万豪都似乎更愿意深植于美国本土市场,习惯跟随美国人旅行的脚步开设酒店,而忽视了海外游客的需求,在全球市场的排兵布阵上略逊一筹。2014年,万豪仅有26%的客房位于美国本土以外,而更为“外向”的喜达屋,这一比例则高达56%。并购喜达屋,是万豪卡位海外市场,弥补自身的短板最便捷的途径。
更为重要的是,万豪并购喜达屋还在于防范全球OTA的过分袭扰,掌握话语权。曾在万豪国际担任发展总监的王强认为,万豪国际这次的并购战略,形成的是巨大的规模经济,其核心目的并非仅仅是针对业内的其他酒店集团例如希尔顿等,而是形成自己的领地和维持酒店业的传统秩序美德,防范越演越烈的全球OTA这些互联网在线旅行商的无底线的渠道、价格、结算的冲击波,例如Booking,Expedia,Agoda,Airbnb,Google等各种在线公司,他们的存在让酒店实体越来越失去利润空间和渠道价格主导权。
通过并购喜达屋,形成自己的酒店+自己互联网,而不是被动地让OTA们的互联网+酒店,这个领头的举动无疑会得到任何酒店集团例如希尔顿、洲际、凯悦、雅高等响应。万豪喜达屋的合并规模,意味着在几乎全球主要国家、主要大城市和主要的旅游度假地,尤其在较高端酒店品牌层面中有10多个品牌,例如丽思、瑞吉、JW、LC、威斯汀、万豪、万丽、艾美、喜来登、W、 Edition等,都有确定性的话语权和博弈权,并由此往下传导各个管理公司和各个中档层面。
有以上背后逻辑的支撑,难怪万豪要与安邦拼命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