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入住五星级酒店,服务也应“五星级”

  两年一调的住宿标准,省部级干部从800直接跳到1100,就算两年时间物价上涨,也不至于能涨300块之多吧。

  近日,财政部下发《关于调整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住宿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自2016年起调整多个城市干部住宿费标准,提高了北京、上海等部分城市的补贴标准。北京青年报记者梳理发现,按照800元标准,部级干部在京住宿条件很难达到五星级宾馆的套间水平。而调高到1100元之后,长安街沿线的大多数五星级宾馆套间,又重新能够满足部级干部的住宿需求。

  官员差旅住宿费像个“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引发一场“大爆炸”。一方面来自亿万网友及媒体的质疑,总会认为官员差旅费过分的虚高,贪图享受,奢靡之风盛行,对腐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方面来自官员本身,对差旅费永不满足,特别是对住宿条件甚为苛刻,总想住五星级酒店,把享受带到公务中。

  其实,官员出差办理公务,选择一个舒适的居住场所本无可厚非。但引起争议的却是,两年一调的住宿标准,省部级干部从800直接跳到1100,就算两年时间物价上涨,也不至于能涨300块之多吧。300元的差距可以从三星级、四星级跃升到五星级了,为什么官员出差就一定非得要要配备五星级的酒店呢?服务是否也可升级为五星级呢?

  省部级官员并非基层官员,他们都是“金字塔”顶端的人物。诚然,他们公务繁忙,人大面大,并且要想走到那一步,年龄也不再年轻,住宿条件相对舒适安逸,确实能让他们有家的感觉,睡眠好、休息好,也便于公务有序开展。因此,他们入住五星级酒店,笔者也觉得可以理解。但是,既然是入住了五星级酒店,那么服务能否跟得上五星级的步伐呢?

  其一,要让1100元物超所值。高昂的住宿费,带来的更多是非议。官员出差,不是游玩。要认认真真的去培训学习、亦或是招商引资。无论是哪一类的公务,都必需有所收获,决不能空手而归。出去一趟,感受外面的世界,也应当及时把外面的精彩反馈给群众,共享这份精彩。

  其二,五星级引发的“短板效应”。省部级官员当属五星级官员,住宿也是五星级酒店。既然如此,如果服务不能达到五星级,就会成为短板,最终让官员整个形象轰然崩塌。因此,官员更应该思考的是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服务水平的高度与质量。如果是得到百姓极力拥护的“父母官”,想必群众也会支持他入住五星级酒店,必定他能为群众带来福利;反之,必然会成为口诛笔伐的对象。

  住宿费的上调,实际上是为官员打开了一扇窗,只要能顿悟“服务”二字,就必然能“更上一层楼”,和老百姓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