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如何摆脱低价团的困扰?

  低价游有6大危害,恶性低价竞争会陷入死循环,不过也有业者朋友从危机中看到了希望。

  低价团基本上已经成为行业公害,这应该是一个无需争论的事实。

  近期最严重的一起事件,导致了导游因甩团而在泰国被捕的严重后果,激起了广大业者的强烈反响,大家纷纷发表看法,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在此摘录其中部分有代表性的言论,以飨读者。

  低价游有6大危害,恶性低价竞争,陷入死循环

  国旅杨涛:

  低价游的6大危害!1,客人对传统旅行社的服务越来越失望,从而转去OTA,或选择自由行!2,旅游人口表面上出游人数增多,实际上逐年减少!3,旅游体验度越来越差!4,没有利润造成大规模企业倒闭!5,旅游从业人员越来越不专业逐渐只会卖价格!6,长此以往旅游行业经济危机必将发生!请珍惜那些做品质游的旅行社!旅游本该豪华!旅游就是奢侈品。

  刘翔:

  早就说过,泰国游从90年代到现在都没变过的套路,购物加自费,现在自费也不大给卖了,就靠购物来填坑了,客人不购物,导游就亏钱,这是一个死循环,客人参团时知道是要购物的团,国内旅行社为了收客,一直强调说不强迫,不强迫不代表就不买,不买导游就亏,亏了就甩团,现在所有措施都没用,根本问题就在于市场有低价存在的空间。

  刘翔:

  云南旅游这么多年,还是从来没变过的招数,永远是购物填坑,原因恐怕是在于旅游成本太高,怕收不到客人,所以恶性低价竞争,进入一个死循环。

  凡诗妮:

  一点不意外,云南旅行社就是一个乱像的团体,上上下下安排的特别严密有序,目的就是不放过一个游客,软硬兼施迫其购物!致使游客不想再来,行为及其恶劣!应该狠狠的整顿!

  崭桐:

  不改变低价报团或高价诱导消费的跟团线路行程潜规则,以及自费陷阱和多方提成宰客的跟团服务,旅行社就没戏。

  除了讨论低价团,业者们还进而对旅行社的未来表示了担忧。

  范家伟:

  游客选择自由行,是因为旅行社服务不行!

  于化龍:

  传统旅行社从不以客户喜好和完美体验为核心,被时代淘汰就是时间问题

  不过也有业者朋友从危机中看到了希望。

  逗啦A梦:

  个人观点:就目前的旅游发展形势来看,团队旅游正在往小包团方向发展,有丰富旅游经验的人会选择自由行,但自由行次数多的人更倾向于有个专业的团队制定好计划,他去体验。人们更加注重旅游过程中的体验,团队人数越来越少。所以,我觉得未来对于小团队的高端定制产品会越来越成为消费的主流。

  亲和力吴俊宣:

  旅行社要抓住机遇,迎接新的挑战。只有适应社会才不会被其所淘汰,应努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及素质,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增值服务,转变观念才能平稳过渡。

  低价团之不得人心已经无需赘述。我们认为,低价团之所以猖獗,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市场的确存在需求,而旅行社恰好对操作这样的套路轻车熟路,双方因此一拍即合,就此便玩出了一场场对赌的游戏。

  但是,低价团毕竟不得人心,这种模式能否长久大规模的生存下去也难说得很。而与此同时,市场上更多的需求正在蓬勃涌现,这也意味着更多的机会正在出现。显然,越来越多的业者朋友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于是,对于大家更为关心的旅行社的未来,以及如何抓住机遇等问题。为此,旅业网采访了几位旅游业的领袖级人物——携程旅行网CEO梁建章,凯撒旅游总裁陈小兵,同程旅游CEO吴志祥,驴妈妈创始人洪清华,途家CEO罗军。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怎么说。

  跟团游确实在衰落,但仍有机会

  景域集团董事长&驴妈妈创始人洪清华认为:“跟团游确实在衰落,但仍有机会。”因此,驴妈妈在近期发布了“开心驴行”品质一日游品牌,首期将在上海、北京等12个城市开设优质线路,欲以品质为核心,解决全国一日游痛点问题。

  途家CEO罗军同样认为,传统的团队旅游方式正在变得不合时宜。“中国现在正在走向时尚消费时代——人们已经从温饱走向小康了,至少,出门旅游的人,肯定已经脱离温饱阶段了,他们很多的消费,已经不再是出于必需,而是因为潮流,因为对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的追求。”所以,旅行社对这个趋势要有一个深度的认识,需要顺势而为。

  但是,对于行业里唱衰传统旅行社的声音,罗军颇不以为然。“旅行社能提供服务,它有自己的价值,不可能会被时代所淘汰。如果某几个具体的旅行社被淘汰了,那只是因为它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迷失了方向,失去了价值。”

  定制游拥有广阔空间,自由行客人会回归到跟团游

  凯撒旅游总裁陈小兵介绍说,凯撒的客户中,有很大一部分是35岁-50岁之间的人群。“这部分人群在近一两年中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变化——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常规的跟团游了。他们有经济实力,是社会以及企业里面的栋梁,他们对生活对服务都有很高的要求。他们需要什么呢?我们认为,他们是定制游最核心的用户,他们的需求通常是3个人、6个人,或者8个人左右一起出游,比如说闺蜜出行、家庭出行、朋友出行等等,针对他们的需求,我们需要给他们提供的是定制游的服务。”

  同程旅游CEO吴志祥言简意赅的表示:“我从来不认为跟团游是很low的行为。只要我们提供的服务和体验足够好,我相信,甚至会有相当一部分自由行客人会回归到跟团游来。”

  景域集团董事长&驴妈妈创始人洪清华则认为,个性化产品和服务才能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至于如何才能解决这些个性化需求?尤其是,如何规模化的解决?洪清华以景域悉心打造的特色风情度假连锁酒店品牌“帐篷客”为例,作了说明——这个“景区+帐篷露营”全新度假模式极受追捧,入住率达到92%以上。很显然,这种独特的体验方式,非常有针对性的拨动了某一个类型群体的心弦,也规模性的满足了某一类甚至几类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旅行社完全可以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平台

  洪清华认为,旅游的内涵和外延都正在扩展、升级,而整个行业也正在因此而发生变化。显而易见的是,旅行生活化,是当下最大的趋势。未来的旅游,一定不再是交通+住宿+景点+购物店的组合方式,而将会是在交通+住宿+景点的基础上,延伸出诸如美食、购物、社交、兴趣爱好等等长尾需求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这个漫长而错综复杂的链条中,新美大、UBER、滴滴出行、途家甚至一些我们尚不知道名字的新玩家都将找到自己的位置,甚而至于,新美大、UBER等通过自己的平台和资源,深度介入进而在某种程度上改写旅游业的逻辑和方法,也都是可以预期的。

  途家CEO罗军对此深以为然,同时,他认为对于旅行社来说这其实也是一个机遇——旅行社完全可以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平台,某个具有特色的古镇村落、当地的导游、村民、民宿,甚至包括上山采蘑菇、下地摘瓜果、河边去钓鱼等等项目,都可以是这个平台上的资源,旅行社需要做的,只不过是把这些资源推荐、分享给客人——追求品质的客人,愿意为你的任何服务而付费。而这一切,何尝不是分享经济呢?

  所以罗军会说:分享经济是潮流,会带来许多的机遇。只要愿意,旅行社完全有能力把握住这个机遇,分享这块大蛋糕。

  一定要把核心竞争力留在自营部分

  毫无疑问,旅行社一旦部分转型为旅行生活化的平台,则这个平台将有很大的机会成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当然,无论做定制游、还是做目的地服务,旅行社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路径有很多,大的原则只有一个,即最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携程旅行网CEO梁建章指出:一定要把核心竞争力留在自营部分,至少要能掌控住,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你的竞争壁垒。未来的分工会越来越细,但不要做很重的公司,而要把关乎未来发展的壁垒、核心的部分做深做好。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